3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金壮龙指出,工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认真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要重点稳住重点行业。同时,要发挥好重点地区的作用,发挥好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 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发展。 四是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是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积极稳妥地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六是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将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来源:财联社
重庆: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cq.gov.cn),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信息系统,推动构建面向节能降碳管理的数字孪生系统。统筹绿色低碳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鼓励企业基于能源管控系统探索实施数字化碳管理,协同推进用能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逐步形成涵盖重点用能企业碳排放监测评价、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重点产品产能产量监测预警、重点用能设备在线监测等在内的管理体系。(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领军企业、市属重点国有企业以全供应链思维促进产品脱碳,搭建供应链绿色低碳信息管理平台,优先将绿色工厂纳入合格供应商,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方案,实现上下游企业碳排放、碳足迹等数据共享。(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4.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绿色低碳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碳排放登记公示、技术支撑、绿色金融、能源托管等服务,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市经济信息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023.1.20,市政府办公厅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cq.gov.cn),《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打造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平台。开发建设安全可控、持续迭代、开放共享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长江绿融通”系统),实现绿色金融颗粒化统计监测、绿色项目智能化识别、绿色低碳项目线上对接、环境效益测算、绿色金融智能评价、绿色信息互联互通。(牵头单位:人行重庆营管部;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信息共享和监管平台。探索建立园区级、行业级、城市级能源大数据平台(牵头单位:人行重庆营管部) 上海: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公布上海市第一批 零碳创建标杆企业和零碳创建企业(园区)的通知 (sh.gov.cn),10家零碳标杆工厂、1家零碳标杆工厂(研发中心),1家零碳标杆数据中心1家(详见附件1);《上海市零碳创建企业(园区)名单》,其中零碳创建工厂1家,零碳创建园区3家。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网站 (shmh.gov.cn)关于印发《闵行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10推动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加强建筑用能智能化管控,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碳排放限额管理。(区建管委)11.着力提升建筑智慧运行管理服务水平。聚焦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能源与环境智能服务、可再生能源监测等核心功能,建立全区公共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到2025年,实现对15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分析,建立全区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动态地图。(区建管委)(四)加强能力建设。推进碳排放监测平台建设。(区发改委) 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shhuangpu.gov.cn),(三)能源与碳排放管理体系优化行动,2.建立碳排放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依托本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整合现有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台账管理系统、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等相关资源,升级建设黄浦碳排放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形成建立基于碳排放计算软件的黄浦碳排放量地图,发布黄浦区年度碳排放状况白皮书。(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建管委、区科委)三、保障措施(一)健全统计核算体系 积极推进重点单位碳排放台账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碳排放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升碳排放控制目标监测、预警、评估水平。支持行业、企业、园区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发展改革委) 江苏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文件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jiangsu.gov.cn),(四)夯实基础能力。打造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河南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_河南要闻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enan.gov.cn),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管理中心。推动建立碳排放投融资统计监测平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_豫政办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enan.gov.cn),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低碳能力等典型场景,推动重点用能设备上云上平台,形成感知、监测、预警、应急等能力,推广标准化“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数字赋能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建设100家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jdz.gov.cn),推动化工行业碳达峰。鼓励化工园区建设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推进全市碳普惠制度与平台建立实施。 河北湖州 湖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_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 (lvsefazhan.cn),建设涵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的“碳账户”综合支撑平台,筑牢碳应用基础底座。持续迭代工业碳效码,精准画像企业碳排放情况,将工业碳效码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政策享受有机结合,制定一揽子配套应用政策。 全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_其他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本文所指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试点期为2023-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人民邮电报
据工信部网站发布消息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 二是,深入推进节能降碳。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强化节能监督管理。 三是,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原料替代,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五是,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 六是,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 两个重大行动 一方面,聚焦重点行业,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另一方面,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设计开发推广机制,为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装备,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助力全社会达峰。 来源:证券日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信部负责人今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2022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透露,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和光纤网络,网络质量达到甚至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张云明:目前,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固定宽带由百兆迈向千兆跨越升级,光纤用户占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 张云明表示,我国连续组织实施7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累计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推动行政村通宽带比例从不足70%提升至100%,贫困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目前5G应用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生活领域,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十一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确将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提出到2025年,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59581adbdc7c4bf2bbdcd8ccf6a260f3.html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该文件成为推动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又一有力落地举措。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途径。近年来,无论是大型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新型网络销售平台的崛起,都印证了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此次工信部发布的《计划》针对5G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建设提出了多个发展目标,以此推进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在5G网络方面,《计划》指出,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打造10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培育推广“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加强公共服务,提供5G网络化改造、应用孵化、测试验证等服务。 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计划》预计遴选2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10个左右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电力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30家单位在平台推广智慧应用。遴选10个左右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方面,《计划》要求基本完成重庆、山东、浙江、辽宁、江苏、广东等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建设;将能源工业互联网建设成为国家级能源行业大数据分中心,实现中心节点、区域节点、企业节点之间数据流通,开展数据交易试点。 来源:工业互联网观察
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总体看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举措。 第一,着力振作工业经济。我们加强部门协作、部省联动,统筹做好政策落实、保供稳链、助企纾困、预期引导等工作,推动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从经济指标来看,我们觉得有四个亮点,跟各位朋友报告一下。一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二是制造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一季度为2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三是工业出口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的交货值同比增长14.4%,已经连续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四是制造业投资明显回升,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比2021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 第二,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我们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着力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多措并举,统筹落实中小企业纾困帮扶系列政策,推动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稳岗扩岗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健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制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启动实施企业管理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组织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遴选,研究制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计划。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整体工业1.3个百分点。 第三,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我们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千方百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深入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建立大宗原材料“红黄蓝”供应预警机制,加大化肥保供力度,协调解决物流受阻、零部件供应中断等问题。加快基础和关键领域技术攻关,聚焦工业母机、5G、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点链结合”组织遴选一批产业基础领域攻关项目,推进补链强链。 第四,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我们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努力提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启动实施2022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已经超过了2400个。在稳步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实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和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研究制定国家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计划,支持重点高耗能行业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新公布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支持新型显示、能源电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 第五,积极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动数字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截止到3月底,新建的5G基站达到了13.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加4811万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3.2亿户家庭的能力,已建成和在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标识注册量突破了千亿。服务民生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以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能力。首批325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提供良好的辅助。有序推进携号转网服务,全国携号转网用户数已经超过5700万,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规模达到3935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3.9%。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依然突出,恢复仍不均衡不稳固。3月份受疫情多点散发、地缘政治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一些指标明显放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当然,我们更要看到,我国工业发展具有很大的韧性和潜力,去年四季度以来出台的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内需等政策红利加快释放,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恢复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潜力大,市场潜力大,制造业提升潜力大。 来源:潇湘晨报
在传统制造业中,数据价值的挖掘还止步于初始阶段。因为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没有基于工业机理进行智能化分析,大量的数据未被合理利用。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势必要跳出传统的工业思维,必须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让这些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引擎的“燃料”。 知名智库机构赛迪在《AI+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研究》中写道:“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是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 按照赛迪给出的定义:“AI+工业互联网”是指在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特点是以大量数据采集为算料基础、以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面向工业场景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更好地实现数据价值和效能提升,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转型和创新,出现了云仿真设计、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质量追溯、网络协同制造、智能产品运维等新模式新业态。 如果说机器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主导了工业互联网的第二阶段。 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融合创新,再配合设备接入、协议解析、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开发等创新技术,工业互联网让机器、人、信息流等高效连接,打通了不同行业信息孤岛、促进各类数据有序流动的网络和平台,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感知、网络连接、数据分析等能力支撑,促进生产与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精准、高效配置,提升各行业发展质量与效益。 现阶段,AI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以设备预测性维护、工业设备边缘侧质量分析等单点应用居多。随着产业转型的逐步深入,AI+工业互联网将呈现出多点落地的规模化趋势。 AI将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边缘设备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等多个领域发挥价值。而相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任何层的高级计算、分析也都需要AI的深入参与。可以看出,AI+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应用模式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会越来越成熟,真正给工业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 来源:央广网